第二百五十九章 兵分两路(1/4)

作品:《重生之王爷的奋斗

>

为了应对高昌‘复叛’的危机,赵柽考虑了许多解决的办法,除了赵信提到的扶植亲宋政府和经济制裁之外,他还想到了利用其他手段解决高昌问题:

高昌回鹘的宗教信仰前后有变化。西迁以前的回鹘信仰摩尼教,他们将这一信仰带到了高昌。高昌原为佛教盛行之地,回鹘迁入高昌地区以后,逐渐从摩尼教转信佛教。但是佛教从来不是外界政治干预手段,宗教信仰反而使高昌的民众心理更倾向于和平、随顺,这其中包含着许多不硬来、不挑事、顺其自然的色彩,难以通过挑动不同宗教信徒产生纷争。

既然民众的心理不易被外界所用,那么民族因素可不可以作为一个战略抓手呢?答案也是否定的。高昌民族构成比较稳固,回鹘人占据了多数,当然曾经作为唐朝的领土,那里也有汉族后裔留存,但是三百多年的地域隔绝,在不同政治治理形成的文化差别很大。高昌人口固然有一部分是明确的汉人,可这些人对汉族血统除了荣耀感没有更多认同,很多人已经改换了当地化的姓名,对祖先的记忆往往只是口耳相传的掌故,他们了解当今大宋的主要渠道与其他回鹘人无异。

赵柽知道真实的国际战略场,既非只有铁血的斗兽场,也非只有对错的法庭,风中之竹随风而不倒,自有中小国家生存之道在里边。高昌在历史上一次次变化立场与阵营正应了现代外交史上的那句话:“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,也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远的利益!”

高昌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,没有把自己捆绑在谁的战车上,从其历次左右逢源的战略运筹看,高昌的联盟手段确实充满灵活性,的确是独到的生存心得。但这也是其不易发展成任何势力盟友的缺点,被人指摘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节操;同时也被各国所利用,不断以此挑起纷争。高昌在摇摆中谋求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,保持不倒。

赵柽也明白决定竹子方向的是风,而风是多种持续柔性因素合成的,这就是兵法中所谓的‘势’。如果是前几年赵柽的选择的方略是对高昌保持尽可能的互利合作,无论是这种合作是双边的,还是在西域乃至东亚大框架内,高昌不可以作为周边战略支点。但可以成为周边合作的增长点。

但是现在不同了,经过数年放眼大局谋势造势大宋国力上升,威名远播,在围堵金国的同时已经在周边完成了布局。高昌这次却没有看清形势,因为当年曾资助金的宿敌西辽,金国虽然一直没有追究。但是绝不会忘记,割让土地恐怕也只是个幌子,借机吞并其才是目的。西辽同样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最新章节第二百五十九章 兵分两路,网址:https://www.77gp.net/2/2032/9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