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05章 大迁徙,西进(3/6)

作品:《出笼记

在连做出“否定”的筹码都没有了。

~

在赣中防线,这道壮丽的钢筋混凝土城墙上。落日的余辉把城墙上被植物挤开的大量裂纹照的一清二楚。

宋恒站在烽火台上,而在他身后是一只昂头高度可达七米,六个翅膀翼展可达二十米的机械飞龙。此时这头龙的翅膀张开,为主人挡住了初春的冷风。

宋恒看着远去的运输船烟柱,低声说道:“三个月运走三四十万人。”在中断了足足十二秒后,他才再接道:“了不起。”

一个星期前,宋恒再一次在统伐军内看到了卫铿个体。

这个曾经在建邺城内恭恭敬敬老老实实的卫铿,现在依然在自顾自的在忙自己的事情。不过很明显的是,大部分卫铿这次在统伐军内负责管理中枢的任务。而与其相处的其他人没有害怕,敬畏这种对待上级的姿态,可对命令都是严格服从(其实这不是服从,而是对纪律的执行)。

让宋恒思维非常堵塞的是,这次撤退行动中,好像没有人对卫铿进行统驭?

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一定是哪里错了!”宋恒望着离开的统伐军,那目光中是“还没有探求到问题答案”的不舍。

~

这场统伐区和建邺的力量对峙对建邺来来说是“十分激烈”的。

这是这五十年来建邺的最大一次兵团外调,大量的训练师和机械兽后勤,已经将建邺考验到了极限。

但对统伐区来说,成熟的交通管理体系完美的经受了这一次考验。

人员物资,在统筹学的规划下,几点到几点向北输送某些货物,几点到几点将人向南运。就一条道,运输的效率是最大化,

例如:人向南运过程中消耗的物资,先期就进行了统计汇报。所以物资向北运时,先期就会卸货在沿途据点。就不会出现货物先送到北段,然后跟着人南下的情况。

而上述这种管理能力,建邺差的太多了。

这不仅仅是人才数量上的差距,更是制度上的差距。

建邺派来的领导者要对一个个特立独行的训练师进行管理,在没有组织纪律的情况下,需要的是“个人声望”。

~

这次撤离后,卫铿对建邺城的这次行动也做了一篇分析论文,通过他们的后勤管理能力,推断出了建邺在长江上游投送战力的极限。

这个极限差不多就是两百个史诗级机械兽的集团战力。

而这片论文被用来假定:与建邺之间发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出笼记 最新章节6.05章 大迁徙,西进,网址:https://www.77gp.net/165/165757/1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