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一份报告(3/4)

作品:《奋斗在苏俄

在苏联,修筑作为永久工事的筑垒地域是有相关标准的,这个标准主要沿用的是伏罗希洛夫在1928年提交的《我们需要建设筑垒地域》的报告中列举的一系列标准。随后这些年,军事委员会对这个标准做了多次修改,所以,筑垒地域的工事并不是谁想怎么修就怎么修的。

按照维克托的构想,要想让这两条筑垒地域连成一片可以互为犄角的牢固防御阵地,并在桑河对岸构建成一道足以对桑河大桥构成火力封锁的工事群,那么至少需要在筑垒地域原有的基础上,增设不少于400处永备工事,其中包括150座钢筋混泥土碉堡、100处炮垒以及更多可得到炮兵支援的火力点。

这无疑是一项很大的工程,可一旦建成的话,待战事爆发,利沃夫失守,后撤的苏军可以在撤离利沃夫市区不到四十公里的短距离上,便获得来自筑垒地域的火力支援。最关键的是,这两个筑垒地域构建成的防线,横亘在斯特尔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,背依桑河,由此形成了一道利沃夫东方的牢固防线。如果苏军能够牢固的防守住这道防线,那么将有效阻截敌军试图由利沃夫方向,向基辅发功的攻势。

为了起草这份报告,维克托将手头的其它工作都丢到一边,利用将近一周的时间,先后三次前往俄罗斯拉瓦、斯特鲁米洛夫等地考察,不仅如此,他还从利沃夫的几所院校中,专门请来了几位工程学方面的专家,对整个工程项目做了详细的论证。

就在刚刚进入十月份的第一个周末,维克托将这份长达六十余页的报告,提交给了基辅,同时,还抄送了一份,直接送往莫斯科的内务人民委员会总部。

在提交这份报告的时候,维克托绝对不知道一点,那就是在如今的莫斯科,国防人民委员会内部,针对筑垒地域的修筑问题上,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正在激烈的争论中。

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遵循马克思主义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,苏联的忧患意识一直都很强烈,甚至可以说,这个庞大的红色帝国,本身是强盛于忧患意识,也是覆灭于忧患意识的。

正是因为这一份忧患意识,自从国内战争结束之后,为了防御下一次随时可能到来的侵略战争,苏联就在全国各地修筑以永固防御工事为主的筑垒地域,从远东到白俄罗斯,从摩尔曼斯克到黑海,防御工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。

而在这其中,最著名的一条无疑就是北起卡累利阿,南至黑海的“斯大林防线”了,这条被称为欧洲四大防线之一的漫长防御工事,从1928年开始修,一直修到1939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奋斗在苏俄 最新章节第28章 一份报告,网址:https://www.77gp.net/163/163472/28.html